时间: 2025-08-11 01:05:09 | 作者: 陶瓷穿墙套管
当路途被崩塌山体切断,当电力与通讯信号完全消失于群山,冯家峪镇下营村以南的多个村庄,堕入断水、断电、断路的困难窘境,成为摇摇欲坠中的“孤岛”。7月30日,密云区武装部应急指挥组敏捷集结65名基干民兵组成突击队,背负着食物、饮用水、应急通讯设备与便携式发电设备等要害救援物资,从冯家峪镇西庄子村暂时集结点动身。
面前没有坦道,唯有塌方阻断的险径、泥泞深陷的沟壑与山体滑坡残留的危岩。车队停步于此,解救生命的接力棒,交到了民兵坚实的膀子与双脚之上。
正午时分,酷日炙烤大地,在通往冯家峪的泥泞路上,运送部队要走的是一条弯曲崎岖的泥路,原本就凹凸不平的路途被洪水浸泡后,变得更泥泞不堪。民兵应急二排排长冯洪军,肩扛着近40斤重的食物箱,顶着雨后初霁后的酷日,踩着泥泞湿滑的土地,踏着坚决的脚步,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滴落,途中,有一段近45度的陡坡,湿滑的泥巴让跋涉变得反常困难。“当心脚下。别踩空!”冯洪军与二排的战友们彼此搀扶,前拉后推,一步步往上挪,在泥泞中拓荒出一条条“生命补给线”。
旅程过半,一座被洪水冲垮的断桥横在眼前,“咱们再加把劲,大众还在等着咱们!”果园大街武装部部长张铮大声鼓舞着队员们。民兵们没有一点点犹疑,他们敏捷结成巩固人链,一个接一个在断桥边稳稳传递物资。担任运送通讯设备的民兵应急一排排长杨茗坦,一路将设备包裹紧紧护在怀里,生怕受磕碰影响功能,只为保证维系“孤岛”与外界的生命线四通八达。
但是,更大的应战还在后边,一段约300米的路被洪水冲刷成了“泥潭区”,每走一步都要费尽全力。民兵应急一排兵士陈旭回想道:“感觉像是在沼地里行军,拔出来一只脚,另一只又陷下去。”陈旭的脚在一次踩空时显着扭了一下,但他仅仅皱了蹙眉,持续咬牙前行。返程途中,陈旭逐步感到脚踝阵阵刺痛,为了不影响部队进展,他一直没有停下脚步。“水泡算什么,总比大众挨饿强!”民兵应急一排兵士高雷在回到应急排脱下鞋子时才发现双脚因长期浸泡现已被泥水泡烂,还有不少人双脚起泡,他们的脚或许伤痕累累,但他们却像泥潭里的不倒旗号,饯别着新时代的“铁脚板”精力。
当浑身泥泞、汗水渗透衣背的民兵们总算抵达一个个被困的村落,迎候他们的,是冯家峪公民紧绷后突然开释的泪水与如潮的掌声。被泥水与汗水重复浸染的迷彩服,被物资箱磨破的膀子皮肤,正是他们无言的奖章。在断路、断电、断水的绝地里,他们以血肉之躯,为受困大众扛起了生命的分量与必胜的信仰——这抹穿透风雨的迷彩绿,是灾祸中最令人心安的颜色。
洪水流动不息,爱与勇气亦在传递。密云民兵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决的信仰,在抗洪一线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的“迷彩堤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勇敢坚强,不怕牺牲”的铮铮誓言和“平常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任务担任。